城市:
成考系统:
所在位置:天津成考网 > 复习资料 > 专升本 > 2024年天津专升本《大学语文》备考复习资料

2024年天津专升本《大学语文》备考复习资料

签到领取培训券,免费领取各类提升课程
2018-08-15 17:58:06 来源: 其它
作者:龚老师


  总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用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要求】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有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如动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

  【要求】

  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代表作,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所属流派(社团)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

  【要求】

  1.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依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式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描写为主。往往间用抒情、议论、说明等多咱手法。

  3.诗、词、曲、赋

  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包括排律、律诗和绝句。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

  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5.戏剧

  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综合艺术。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常见的有戏曲和话剧等。戏曲以唱、念、做、打、舞并重,话剧则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四、写作知识

  【要求】

  1.主题

  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

  2.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具体内容,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3.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构造,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4.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在记叙文中,议论要与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和谐统一,画龙点睛。

  (5)说明

  说明是对事物、事理的特征、性质、形状等进行介绍、解释和阐述。说明要准确、科学、客观。

  (6)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1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

  【要求】

  了解要课文的题材,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语言及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素达能力。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2.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3. *《秋水》(节选) 《庄子》

  4.《大同》 《礼记》

  5. *《谏逐客书》 李斯

  6.《陈情表》: 李密

  7.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8.《答司马谏义书》 王安石

  9. *《论毅力》 梁启超

  10. *《灯下漫笔》 鲁迅

  11.《谈时间》 梁实秋

  12. *《论快乐》 钱钟书

  13.《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14.《论学问》 培根

  记叙文

  15.*《郑伯史段于鄢》 《左传》

  16.《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17. *《李将军列传》(节选) 《史记》

  18.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19. *《种树郭囊驼传》 柳宗元

  20.《报刘一丈书》 宗臣

  21.《马伶传》 侯方域

  22.《往事》(--之十四) 冰心

  23.《背影》 朱自清

  24.《故都的秋》 郁达夫

  25. *《香市》 茅盾

  26.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27.《箱子岩》 沈从文

  诗词曲赋

  28. *《氓》 《诗经》

  29.《国殇》 屈原

  30. *《陌上桑》 汉乐府

  31. *《短歌行》(其一) 曹操

  32. *《饮酒》(其五) 陶渊明

  33.《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34. *《山居秋暝》 王维

  35. *《行路难》(其一) 李白

  36. *《蜀相》 杜甫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8.《杜陵叟》 白居易

  39.《无题》(相风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0.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41. *《炉中煤》 郭沫若

  42. *《发现》 闻一多

  43.《再别康桥》 徐志摩

  44. *《我爱这土地》 艾青

  45.《门槛》 屠格涅夫

  46.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4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4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9.《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5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5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52. *《前赤壁赋》 苏轼

  小说戏剧

  53. *《宝玉挨打》 曹雪芹

  54. *《风波》 鲁迅

  55. *《断魂枪》 老舍

  56. *《米龙老爹》 莫泊桑

  57.《苦恼》 契诃夫

  58.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59.《长亭送别》 王实甫

  60.《日出》(节选) 曹禺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

  六、课文知识要点

  1.*《季氏将伐颛臾》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代为?

  (3)焉用彼相矣?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命名"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字所采用的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秋水》(节选)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中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东面而视。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吾非至于子之内则殆矣。

  (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大同》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概括本文的主旨,理解文中反论述的"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的不同特征。

  理解本文以正反对比、两相对照的形式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体会本文的排比句式在增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2)丘未之逮也,而不志焉。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7)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解释下列名中加点的词语:

  

 

 

  5.*《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练句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陈情表》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金多病的祖母;体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积极内涵。

  掌握本文"以子之给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

  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7.*《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北宁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8.《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

  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

  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了解本文柔中寓刚的语言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9.*《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钦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3)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出,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概括本文第1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鲁迅对民族心理的剖析和对中国历史的反思,掌握文中提出的三种时代的内含。

  理解鲁迅对中国文明实质的揭露和对军阀统治现实的批判,牢记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

  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谈时间》

  作者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学家,其代表文集《雅舍小品》。本文是一篇议论性随笔。

  归纳本文的主旨,体味作者关于进间的多重思索。

  理解本文旁征博引的写作手法和典雅平和的语言风格。

  理解本文一些重要引语的含义与作用。

  12. *《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提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4.《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

  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15. *《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至"不义不昵,厚将崩"。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

  (3)不如早为之所。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将若之何?

  (6)公赐之食,食舍肉。

  (7)其是之谓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6.《冯谖客孟尝君》

  本文选逢《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

  掌握本文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窃发为君市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7.*《李将军列传》(节选)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1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程不识)为人廉,谋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

  (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运?

  (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8.*《张中丞传后叙》

  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理解"后叙"的含义。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分析本文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掌握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掌握本文议论与叙事并重的写作特点。

  体会韩僡的散文慷慨激昂、充满激情的语言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段落:

  (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9.*《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提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2)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0.《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

  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

  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掌握本文在揭“干谒者”奴颜婢膝丑枋和"权者"虚伙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金以私之。

  (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1.《马伶传》

  作者侯方域,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

  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

  掌握本文运用的倒叙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2)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2.《往事》(--之十四)

  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掌握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理解文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23. 《背影》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研究会"成员,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

  理解作者所选取的独特视角,体会文章所表现的真挚动人的父子深情。

  理解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理解白描写手法与侧面烘托在文中的运用。

  掌握文章的结构线索,说明文中四次出现的"背影"各自的表现作用。

  24.《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创造社"成员。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以"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

  理解本文选取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常见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分析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

  分析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5.*《香市》

  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

  理解全文的主题,掌握文章以小见大,通过香市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社会变化的表现方法。

  掌握本文今昔对比和铺垫反衬的写作方法。

  分析反映昔日香市热闹场景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文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的暗示意义。

  26.*《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理解作者由"长宜子孙"所引发的关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

  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7.《箱子岩》

  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归纳本文的主题。

  划分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联系全文说明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8.*《氓》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层次。

  本篇又是一首"弃妇诗";分析本诗女主人公(弃妇)的性格特征。

  指出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

  重点句子:

  (1)秋以为期。       (2)载笑载言。

  (3)二三其德。       (4)言既遂矣。

  (5)夙兴夜寐。       (6)信誓旦旦。

  重点词语:

  

 

 

  29.《国殇》

  本诗选自《楚辞·九歌》。作者屈原,我国古代第1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解释"国殇"的含义,概括全诗的主题。

  掌握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的特点和刚健豪壮的风格。

  重点句子:

  (1)身既死兮神以灵。

  (2)子魂魄兮为鬼雄

  重点词语:

  

 

 

  30.*《陌上桑》

  本篇选自宋代郭茂傅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

  概述本诗主要内容。掌握主题思想。

  分析罗敷的性格特征。

  分析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理解罗敷夸夫一节的构思特点、述说层次及在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借由此篇,了解汉代乐府民歌的形式特征。

  重点句子:

  (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归,罗敷自有夫。

  (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重点词语:

  

 

 

  31.*《短歌行》(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汉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

  划分本诗的层次,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分析诗中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以及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的特点。

  重点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重点词语:

  

 

 

  32.*《饮洒》(其五)

  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分析本诗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

  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

  重点句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33.《从军行》(其四)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擅长七言绝句。

  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若生活,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将士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34.*《山居秋暝》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雃。

  分析本诗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理解本诗"诗中有画"的写作特色及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趣。

  以本诗为例,掌握律诗的对仗特点。

  重点句子: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35.*《行路难》(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函。

  重点句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点词语:

  

 

 

  背育全诗:

  36.*《蜀相》

  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作者岺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划分本诗的层次,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联想奇妙的特点。

  掌握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38.《杜陵叟》

  这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划分全诗的层次,概括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1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

  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

  重点句子:

  (1)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2)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重点词语:

  

 

 

  3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是一首七方律诗,爱情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的诗人。

  分析本诗的抒情层次。

  理解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兴意义。

  理解颈联推已及人的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背诵全诗

  4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划分全诗的层次,归纳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本诗以"月夜"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分析本诗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重点句子:

  (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41.*《炉中煤》

  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创造社"成员。本诗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掌握全诗托物言志的特点。

  分析说明诗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理解本诗用反复咏叹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42.*《发现》

  作者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社"成员。本诗选自闻一多诗集《死水》。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对祖国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理解本诗将炽烈奔突的情感内敛于谨严形式之中的艺术技巧。

  分别说明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在本诗中的表达感情的作用。

  结合本诗,了解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43.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社"成员。本诗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

  掌握本诗诗人故地重游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理解本诗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理解本诗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44.*《我这爱土地》

  作者艾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感。

  找出诗中的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

  掌握本诗语言自由多变的特点。

  45.《门槛》

  作者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篇选自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

  理解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

  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等的象征意义。

  4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南唐后主李煜。

  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

  理解、分析词中解景生情、对比和比喻等表现手法

  重点句子: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词。

  47.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作者柳永,北宋第1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

  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

  分析下篇抒情委婉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

  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

  重点句子:

  (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重点词语:

  

 

 

  4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北宋著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分析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体味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重点句子: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词。

  49.《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

  分析全词是怎样表现在国破家亡之后,词人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之情的。

  理解词中九组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重点句子: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诗。

  5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辛弃疾,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理解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

  理解、分析下片借用三个历史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事情。

  重点句子:

  (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重点词语:

  

 

 

  背诵全词。

  51.*《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家,人称"曲状元"。这是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理解前三句遣词造句的特点:用三组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鼎足对"。

  分析最后一句在全篇的作用,概括全篇的主题思想。

  掌握这首小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背诵这首小令。

  52.*《前赤壁赋》

  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掌握本文情感变化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

  理解本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矛盾。

  分析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

  重点词语:

  

 

 

  53.*《宝玉挨打》

  作者曹雪芹,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理解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及其根本原因。

  说明贾宝玉、林黛玉、贾政、薛宝钗等人的性格特征。

  掌握本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掌握本文在同一事件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特点。

  54.*《风波》

  本文选自鲁迅的《呐喊》。写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风波。

  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了解环境描写在表现时代背景、烘托小说主题中的作用。

  理解小说以"辫子事件"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分析七斤和赵七爷的性格特点。

  分析说明人物对话、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掌握小说结尾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55.*《断魂枪》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

  理解小说中时代背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

  分析拳师沙子龙的性格特征。

  掌握本文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理解文中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手法。

  56.*《米龙老爹》

  作者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了解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

  理解本文运用倒叙笔法的作用。

  掌握小说的主题。

  分析米龙老爹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说中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理解小说人称互换的叙述特点。

  57. 《苦恼》

  作者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

  理解主人公姚纳苦恼的主要内容。

  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象和性格的表现手法。

  分析小说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的写法及其深刻含义。

  58.*《麦琪的礼物》

  作者欧·亨利,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

  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

  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主人公德拉和杰姆的性格特征。

  理解小说运用两条线索,一虚一实的结构方法。

  分析小说通过外部行为和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

  59.《长亭送别》

  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本篇是其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理解这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分析崔莺莺的离愁别恨和叛逆精神,理解本篇的主题思想。

  掌握作品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雅致的特色。

  分析作品所采用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重点句子: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重点词语:

  

 

 

  60.《日出》(节选)

  作者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

  本文选自《日出》第二幕,自"黄省三由中门进"到"福升把黄省三拖下去"。

  概括本选场的中心思想,说明其与全剧主旨的关系。

  分析黄省三的形象,说明其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分析李石清和潘月亭的性格。

  体味本场人物台词的个性化特征。

  理解话剧由人物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发展的艺术特色。

成人高考院校专业指导专属提升方案

获取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其它
本文关键词: 天津专升本  
本文地址:http://www.ckw.tj.cn/show-699-2963-1.html

天津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2018年天津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大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下一篇:2017年天津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课程相关图片

2022年成考VIP直播班

讲师:朱老师、吕老师、郭老师

特色:名师辅导3阶段系统教学,4项纸质版配套资料赠送,实力考证

立即报名 班级详情>>
新用户注册即送500培训券。 注:1积分=1培训券 立即注册
培训券
课程名称 课程 讲师 查看课程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民法》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民法》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天津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通关视频 36课时 查看详情
课程相关图片

2022年成考精讲班

讲师:朱老师、吕老师、郭老师

特色:名师辅导3阶段系统教学,4项纸质版配套资料赠送,实力考证

立即报名 班级详情>>
新用户注册即送500培训券。 注:1积分=1培训券 立即注册
培训券
课程名称 课程 讲师 查看课程
专升本(法学类)VIP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高起本精讲课程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医学类)VIP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高起本VIP直播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文史类)VIP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高起专精讲课程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经管类、理工类)VIP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优质老师授课

专业教学体系

高性价比课程

7天保障畅学无忧

天津成考网选课中心

【成考课程学习中心】

在线模拟答题 我的课程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免费领取说明

1、培训券可兑换一门视频课程。

2、下载注册APP即可获得400培训券,签到、发帖讨论也可获取培训券。

3、鼓励学习,在线学习也可积累培训券。

4、兑换的课程与购买的为相同课程。

5、课程可在APP或者小程序进行学习。

天津成人高考提升便捷服务

【2024年天津成人高考服务】

距2025年天津成考考试:预计

10/18/2025

25年报名指导入口 国开报名

预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成考论坛

查看更多

天津考生在线服务

专升本咨询

高起专/本咨询

学校专业咨询

考前辅导咨询

复习礼包领取

网上报名

扫码立即关注公众号

扫码立即加入交流群

公众号

交流群

回到顶部

关闭

关注公众号

服务时间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免费课程/题库

微信扫一扫

关闭